- · 《城市建筑》刊物宗旨[06/30]
- · 《城市建筑》征稿要求[06/30]
- · 《城市建筑》投稿方式[06/30]
- · 《城市建筑》收稿方向[06/30]
- · 《城市建筑》栏目设置[06/30]
95后安徽小伙,用画笔记录下武汉城市建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21.11 《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为张之洞任清末湖广总督期间于1889年着手筹建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南端终点建筑。解放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法国工程师设计,为法式建筑
2021.11 《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为张之洞任清末湖广总督期间于1889年着手筹建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南端终点建筑。解放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法国工程师设计,为法式建筑风格。中国铁路总公司承建。1896年破土动工,1903年建成。1906年4月1日卢汉铁路全线建成在大智门火车站举行了通车典礼。
隐藏在街巷尽头的时代传奇--京汉火车站。
何思寻表示,自己会按照比例把建筑等比缩小,柱子、窗户这些细节也要照顾到,要画得像建筑设计图但又不能完全像,有一些部分是要简洁概括的,不能太死板生硬。建筑周围何思寻也会适当地搭配一些植物在旁边,这样会让画看起来不那么严肃。颜色选择方面上,为了不让画看起来沉闷但又有岁月的感觉,他会选择一些比较朴素不暗黑的颜色。
从2020年底到今天,他坚持把自己画完的武汉城市建筑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一位看过他的画的网友表示,”画的太形象了,在武汉生活了几十年,也经常路过这些建筑,了解他们的历史,就是画不出来,你帮我实现心愿了。”也有不少网友,询问他的绘画经验,“怎么把这些建筑画的既活泼生动、烟火气足又有年代感。”他们也想给自己居住的城市画上这样一些画。
2021.10 《汉口水塔》
以下摘录了他在社交媒体上写下的创作日记:
从2020年底到2022年9月,何思寻前后共计画了十几幅武汉建筑。谈起绘画过程,何思寻告诉记者,“每次具体画哪个建筑全凭主观意愿,我有空的时候就会带着相机出门去拍摄建筑的细节,拍过照片之后,我会拿回家在电脑上放大这些照片仔细观看研究后进行绘画。”
江汉村,始建于1934年,因临近江汉路而得名,是汉口近代最高档的里份式住宅之一。现如今的江汉村是和六也村合并之后的样子,江汉村的主体建筑也是由我们自己的设计师卢镛标先生设计的,其建筑设计堪称近代民居里中西结合的典范,里份内有中式的石库门、中西合璧的门楼、西式庭院式入口等。它们形式各异但和谐统一,相间排列形成主巷虚实结合的空间序列和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2021.03 《江汉关》
老火车站的背后有太多我们民族辛酸的往事,如今的她隐藏在街巷的尽头。这也证明着我们落后的过去走到了尽头,先进自信的中国正在大家的奋斗努力下被重铸!
不得不说,第一次来到江汉村的门口时,她给我一种破败不堪的萧条感,里份内应该再也没有当年热闹非凡的感觉了,可能是随着城市的变迁很多原住居民都已搬离。
很喜欢乌尔巴诺维斯的作品,受到他的启发准备创作一系列关于武汉的水彩。这是我的第一幅作品--江汉关大楼。它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
宝顺洋行汉口支行旧址是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16年,砖混结构,三段式构图,壁柱贯通三层,雕刻精美,不过由于岁月的变迁,很多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细节被破坏了,我通过自己粗劣且保守的设计将面向路口的拱门以及洞庭街一侧的窗户进行了还原,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突兀的感觉。
2022.07 《汉口宝顺洋行》
2021.04 《汉口东方汇理银行》
那时已是傍晚,拍了一天的素材,疲惫不堪的我漫无目的地在友益街上闲逛,我想是时候该回家了,可就在这时,在这个路口,我发现了这个历经百年岁月的老火车站。没有计划的旅行就是好,总能让我体验到意料之外的惊喜,在我兴致低落之时碰见了它。
这里是东方汇理银行汉口支行旧址。很高兴我的第二幅作品和第一幅作品风格一致,画面中每一株植物都是我独特安排的,建筑表面的砖块都有画到,不过也是点到为止,整幅作品没有过分追求完美。
汉口水塔,老汉口地标之一,作为老汉口消防的瞭望台,是汉口曾经最高的建筑物,承担着消防和供水的双重任务。水塔由英国工程师穆尔设计监制,广荣兴营造厂干1908年动工,1909年竣工。其整体设计借助《易经》八卦之形状,又与周易八八六十四卦相对应。现在的水塔已变成了消防博物馆,而它的旁边也建成了一条小有名气的美食街,今天的它承担了宣传消防知识和引领美食风尚的双重任务。
2022.03 《汉口中国实业银行》
2022.06 《江汉村》
这是江汉路上一抹优雅的勃艮第红。中国实业银行汉口支行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江汉路22号,建于1935年,由近代著名先锋建筑师卢镛标先生设计,李丽记营造厂承建。中国实业银行大楼为现代主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简洁而不乏精致,底层为黑色大理石外墙,中上层为红色涂料粉饰直通顶尖,在当时满是文艺复兴主义或古典主义建筑的汉口,这座红楼可谓是独领风骚。这座红楼开创了汉口建筑之新风,是武汉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网址: http://www.csjzbjb.cn/zonghexinwen/2022/0923/2224.html